时间: 2025-04-26 03: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2:46
“凶神”一词通常指的是形象凶恶、具有威胁性的神祇或超自然存在。字面意思是指“凶恶的神”,其中“凶”表示凶恶、危险,“神”则指神祇或超自然力量。
“凶神”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凶”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意为不祥或灾难。“神”字则指神祇或超自然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凶神”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威胁性的神祇或超自然存在。
在**传统文化中,“凶神”常常与邪恶、灾难联系在一起,如“五鬼运财”中的五鬼就被视为凶神。在民间信仰中,人们会通过祭祀或避讳来避免凶神的干扰。
“凶神”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如恐惧、厌恶或警惕。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危险和不可预测的威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表现得非常严厉或可怕,我们可能会用“凶神”来形容他,以此表达对其行为的负面评价。
在诗歌中,可以将“凶神”融入到描绘黑暗或恐怖场景的诗句中:
夜幕降临,凶神悄然降临, 黑暗中,恐惧如影随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凶神形象的画作,如一个面目狰狞、手持利刃的神祇。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紧张的音效来表现凶神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凶神”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形象,如西方文化中的恶魔(demon)或魔鬼(devil),它们在形象和象征意义上与“凶神”有相似之处。
“凶神”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它不仅用于形容邪恶的神祇,还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威胁性或可怕特质的人或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凶神”一词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