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18
灼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烧伤的疾病”,通常指的是由于高温、火焰、化学物质或其他热源导致的皮肤或其他组织的损伤。在医学上,灼病可能涉及不同程度的烧伤,从轻微的红斑到严重的组织坏死。
“灼病”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灼”意味着烧伤或烫伤,“病”指的是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用来描述由热源引起的身体损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烧伤被认为是一种不幸和痛苦的经历。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灼病的治疗和管理变得更加有效,但预防仍然是关键。
“灼病”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痛苦和不幸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疼痛、治疗过程的艰难以及可能的长期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位朋友因为不慎接触到热油而遭受了灼病,这让我深刻理解了预防烧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灼病”:
火焰的吻,留下灼病的痕迹,
在皮肤上绘制痛苦的图腾。
看到“灼病”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烧伤后的红色和肿胀,以及治疗时的疼痛呻吟声。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urn”或“scald”,它们在描述烧伤时更加直接和常用。
“灼病”是一个描述烧伤的医学术语,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含义。了解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医学知识,也能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相关概念。
1.
【灼】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灼,炙也。 、 《诗·节南山》笺-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 、 《史记·龟策传》-征丝灼之。 、 《淮南子·泛论》-不可灼也。 、 《楚辞》-唐虞点灼而毁议。 、 《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
【组词】
灼艾、 灼臂落发、 灼火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