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15
灼热: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温度极高,能够使人感到热得难以忍受。基本含义是指非常热,通常用来描述太阳、火焰、金属等物体的高温状态。
“灼热”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灼”和“热”两个字组成。“灼”字古汉语中意为烧、烤,而“热”字则表示温度高。在古代文献中,“灼热”一词较少见,更多是现代汉语中使用。
在某些文化中,“灼热”可能与热情、激情或极端状态相关联。例如,在描述爱情时,“灼热”可以传达一种强烈而不可抑制的情感。
“灼热”一词常常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炎热、激情、痛苦或挑战。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极端环境的想象,或是对强烈情感的共鸣。
在炎热的夏日,我常常感受到太阳的灼热,这种感觉让我更加珍惜阴凉和清凉的时刻。
诗歌: 灼热的太阳下, 沙漠如火海, 旅人步履艰难, 心中却燃烧着希望。
在英语中,“灼热”可以对应为“scorching”或“blazing”,它们在描述高温和强烈情感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灼热”一词在描述高温和强烈情感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热度,还常常带有情感上的强烈意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灼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1.
【灼】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灼,炙也。 、 《诗·节南山》笺-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 、 《史记·龟策传》-征丝灼之。 、 《淮南子·泛论》-不可灼也。 、 《楚辞》-唐虞点灼而毁议。 、 《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
【组词】
灼艾、 灼臂落发、 灼火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