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1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14:48
灼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深刻的认识”或“透彻的了解”。它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清晰认识,通常指的是通过深入思考或经验积累获得的深刻见解。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灼知”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对生活、人性或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人对某个问题的深刻理解。 专业领域:在哲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等领域,“灼知”可能用来描述对理论或实践的深入理解。
同义词:洞察、透彻、深刻、明晰 反义词:浅*、无知、模糊、不明
“灼知”一词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强调的是通过深入思考或经验积累获得的深刻见解。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仍可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灼知”常与智慧、学识和修养联系在一起。它强调的是通过不断学和思考获得的深刻认识,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相契合。
“灼知”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敬和钦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通过不断学*和思考获得深刻见解的人,他们的智慧和洞察力令人敬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教授,他对某一领域的灼知让我深受启发。他的见解不仅深刻,而且能够启发他人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灼知”: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追寻灼知的光芒,
每一页书卷,都是智慧的宝藏。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在书桌前沉思,周围堆满了书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灼知的光芒。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来营造一种深沉、思考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灼知”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rofound understanding”或“deep insight”。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
通过对“灼知”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深刻认识的词汇,也是一种对智慧和学识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灼知”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力度。
1.
【灼】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灼,炙也。 、 《诗·节南山》笺-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 、 《史记·龟策传》-征丝灼之。 、 《淮南子·泛论》-不可灼也。 、 《楚辞》-唐虞点灼而毁议。 、 《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
【组词】
灼艾、 灼臂落发、 灼火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