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09
染指垂涎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动词性短语“染指”和“垂涎”组成。
结合起来,“染指垂涎”形容对某物或某利益非常渴望,想要不正当或过分地占有。
在**传统文化中,“染指垂涎”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贪婪和不道德的行为,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不择手段和道德败坏。在使用时,往往带有批评和警示的意味。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对他人财物或地位有不良企图的人,提醒人们警惕和防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对那朵玫瑰染指垂涎,不知花下有刺,终将自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vet”或“lust after”,但“染指垂涎”更强调了不正当和过分的欲望。
“染指垂涎”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贪婪和不道德的欲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至贵之无敌,至富之无伦,染指垂涎者至众也。
病民诸好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觊觎神器,~。
1.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3.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4.
【涎】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同本义。
【引证】
《三苍》-涎,小儿唾也。 、 郭璞《江赋》-喷浪飞唌(涎)。 、 柳宗元《三戒》-群犬垂涎。
【组词】
口角流涎;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