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2:03
暴泻: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液体快速、大量地流出或排出,特别是在医学或日常生活中描述腹泻时。字面意思是指液体突然且剧烈地流出。
暴泻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暴”和“泻”两个字组成。“暴”表示突然、剧烈,“泻”表示液体流出。在古代汉语中,“泻”已有液体流出的意思,而“暴”则加强了这种流出的突然性和剧烈性。
在某些文化中,暴泻可能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尤其是在描述疾病时。然而,在现代医学中,暴泻是常见的症状描述,用于快速识别和治疗相关疾病。
暴泻这个词可能引起不适或担忧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健康问题相关。联想可能包括医院、药物治疗或紧急情况。
个人经历中,暴泻可能与某次食物中毒**相关,导致一夜的痛苦和不适。
在诗歌中,可以将暴泻比喻为情感的突然爆发:
心中的怒火,如暴泻般无法遏制, 燃烧着每一寸理智的土壤。
视觉上,暴泻可能让人联想到瀑布的壮观景象,或是灾难电影中洪水肆虐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急促的水流声或人的呻吟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torrential diarrhea”或“rash discharge”来描述类似的状况。
暴泻这个词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特定的用途,能够准确描述液体突然且大量流出的情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精确含义和使用场景对于准确沟通至关重要。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泻】
倾泻。
【引证】
《玉篇》-泻,倾也。 、 《周礼·地官·稻人》-以浍写(泻)水。 、 宋·陆游《雨夜》-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
【组词】
泻泪、 泻溜、 泻月、 泻润
倾注;倾倒。
【引证】
《水浒全传》-吟诗欲泻百重愁。
【组词】
泻注、 泻盆、 泻辩、 泻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