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4: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04:55:33
词汇“得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得人”字面意思是指得到人们的喜爱、认可或支持。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因为其品质、行为或成就而受到他人的赞赏或追随。
“得人”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基本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保持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未变。
在**文化中,“得人”强调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认同,这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和“和”理念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得人”常被用来评价领导者的能力和品质。
“得人”一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和谐、受欢迎和成功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人因为其善良和乐于助人而得人心,这种品质在任何社会环境中都是宝贵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人心,花开满园香。”
“得人”可以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谐的音乐,以及人们欢笑的场景。
在英语中,“得人”可以对应为“win people's hearts”或“be popular”,但其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得人”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际关系中的积极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和谐与认同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得人”有助于提升沟通的有效性和深度。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