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7:54
伶官:在古代**,伶官指的是宫廷中的乐官或戏班中的演员。他们负责演奏音乐、表演戏剧,以及在宫廷或贵族宴会上提供娱乐。伶官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
伶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伶"指表演者,"官"指官员或职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伶官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宫廷中的表演者。在现代汉语中,伶官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历史和文化的讨论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代**,伶官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表演不仅为宫廷生活增添了色彩,也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社会风尚。伶官的存在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艺术的重视和尊重。
伶官一词给人以优雅、艺术和传统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唤起对古代文化的美好回忆和敬仰之情。
在参观故宫时,我曾看到关于伶官的展览,了解了他们在古代宫廷中的生活和表演,这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诗歌: 伶官琴声悠,宫廷夜宴柔。 曲终人未散,月下影长留。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宫廷中,伶官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乐器,在月光下演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音乐声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伶官的角色可能是宫廷乐师或戏剧演员。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宫廷中也有专门的乐师和演员,他们的角色和功能与伶官相似。
伶官一词不仅代表了古代宫廷中的表演者,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伶官的学和理解,我更加欣赏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也认识到艺术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伶】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伶,弄臣也。 、 《韩诗·车邻》-寺人之伶。 、 《国语·鲁语》-令伶箫咏歌。 、 《诗·简兮序》-仕于伶官。 、 《国语·周语》-问之伶州鸠。
【组词】
伶官、 伶工、 伶伦、 伶界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