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0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6:18
词汇“提存”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法律和经济领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提存”进行深入分析:
“提存”字面意思是指将物品或款项提交给第三方保管,以确保其安全或在特定条件下交付给指定的人。在法律上,提存通常是指当事人将争议的物品或款项提交给法院或其他法定机构保管,待争议解决后再行处理。
“提存”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提”(提交)和“存”(保存)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寄存”或“保管”,但随着法律和经济领域的发展,“提存”这一术语逐渐被标准化和专业化。
在**,提存制度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法律对财产安全和交易公正的保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提存也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手段被广泛应用。
提到“提存”,可能会联想到安全、信任和责任等正面情感。它代表了在不确定或争议情况下,通过第三方介入来确保事务的公正和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将贵重物品提存到银行保险箱的情况,或者在旅行时将行李提存到车站的行李寄存处。
在诗歌中,可以将“提存”比喻为心灵的寄托,如“将心中的秘密提存于时光的保险箱,等待未来的开启”。
提到“提存”,可能会联想到银行金库的画面,或者是行李提存处的标识。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行李提存处的机械声响。
在英语中,与“提存”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posit”或“escrow”,它们在法律和经济领域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应用。
“提存”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法律和经济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体现了法律对财产安全的保护,也是商业交易中风险控制的一种手段。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提存”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领域的知识。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