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4:28
“九门提督”是一个源自**古代的官职名称,主要指负责京城九个城门的守卫和治安的军事官员。这个职位在明清两代尤为重要,是京城防卫体系中的关键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九门提督”常被用来指代权力、威严和责任重大的象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它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用于具体描述古代的军事组织和官职体系。
“九门提督”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职位的具体职责和影响力有所变化。在明清时期,这个职位达到了其权力的顶峰,负责京城的全面安全。
在古代社会,九门提督代表了中央集权和皇权的象征,其职责的履行直接关系到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因此,这个职位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高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提到“九门提督”,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威严、权力和责任。这个词汇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思考。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九门提督”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军事结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京城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写:“九门提督守四方,夜深人静护皇疆。”
想象一下,夜晚的京城,九门提督在城墙上巡视,火把的光芒映照着他的身影,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古代军队的号角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紧张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官职,但类似的负责城市安全的军事官员在许多古代文明中都存在,如罗马的城防官。
“九门提督”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官职的名称,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象征意义。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政治和军事体系,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4.
【督】
(形声。从目,叔声。本义:察看督促,监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督,察也。 、 《周礼·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 、 《太玄卷一周》-植中枢,立督虑。 、 《史记·李斯传》-行督责之术。 、 《汉书·王褒传》-离娄督绳。 、 《汉书·公孙贺传》-督责大臣。 、 《汉书·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