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7:15
摧锋陷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摧毁敌人的锋利武器和坚固防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战斗或竞争中,以强大的力量和策略彻底击败对手,使其无法抵抗。
在文学作品中,摧锋陷坚 常用来描绘战争场面,强调战斗的激烈和胜利的彻底。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比喻在任何竞争或对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战术和策略的有效性。
同义词: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鼓作气 反义词: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摧锋陷坚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的描述,强调在战斗中以强大的力量和策略彻底击败对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到任何形式的竞争或对抗中。
在文化中,摧锋陷坚** 体现了对勇气和智慧的赞美,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以坚定的决心和策略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古代战争和社会竞争的现实。
摧锋陷坚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胜利感和成就感,联想到战场上的英勇和智慧。它激发了人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挑战的勇气。
在个人生活中,摧锋陷坚 可以用来鼓励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和智慧,无论是学业、工作还是生活中的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摧锋陷坚,战鼓雷鸣,
英勇无畏,胜利在望。
智慧如剑,勇气如盾,
破敌千里,荣耀归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争的画面,战士们英勇奋战,战鼓声和呐喊声交织在一起。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激昂的交响乐或战歌,增强战斗和胜利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reak the enemy's back" 或 "crush the opposition",虽然这些表达没有直接对应摧锋陷坚的成语,但它们传达了类似的彻底击败对手的含义。
摧锋陷坚 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语言和表达中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和智慧,追求胜利和成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城孤粮尽,外救不至,犹奋羸起病,摧锋陷坚。
忠以诸弟给事幕下,~,与有劳绩。
1.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2.
【锋】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望之传》-底厉锋锷。
【组词】
锋端、 锋镝、 锋锷
3.
【陷】
(会意兼形声。从阜(fù);从臽,臽(xiān)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陷,高下也。一曰陊也。 、 《论语》。孔注:“下也。”-不可陷也。 、 《国语·鲁语》。注:“坠也。”-上陷而不振。 、 《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拥而入,人马俱陷。
【组词】
陷狱、 沉陷
4.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