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45:00
出路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通向外面的道路,引申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者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指的是在困境中找到的解决方案或前进的道路。
“出路”一词源于汉语,由“出”和“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出”指的是向外移动,“路”指的是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物理上的道路,也指抽象的解决方案。
在文化中,“出路”常常与“困境”相对,强调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的文学、电影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出路”这个词给人带来希望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在困难中寻找光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职业危机中寻找出路,最终通过学*新技能和改变工作方式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出路”:
在黑暗的隧道尽头,
我寻找着一丝光明的出路,
每一步都充满希望,
直到我找到了心灵的自由。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迷雾中,前方隐约可见一条小路,这就是“出路”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希望的旋律,如轻快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出路”可以翻译为“way out”或“solution”。在不同的文化中,寻找出路的方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出路”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道路,更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指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出路”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