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8:25
列鼎重裀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排列着珍贵的鼎,铺着重叠的垫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贵族或高官的豪华生活,特别是指他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极高的社会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列鼎重裀 常用来描绘古代贵族或官员的奢侈生活,如在《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它仍然是一个有用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
同义词:锦衣玉食、富贵荣华、金碧辉煌 反义词:粗茶淡饭、贫寒交迫、一贫如洗
列鼎重裀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也是权力的象征,而裀则是指垫子或褥子。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列鼎重裀** 代表了社会等级的顶端,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物质享受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奢华、高贵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成功和财富的向往,也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经常会遇到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列鼎重裀映月明, 金碧辉煌夜未央。 富贵荣华皆过眼, 唯有真情永流传。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宫殿中,华丽的鼎排列整齐,重叠的垫子铺满地面,金光闪闪,这种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in luxury”或“living like a king”,虽然不如列鼎重裀那样具体和富有文化特色,但也传达了相似的奢华生活概念。
列鼎重裀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物质财富的词汇,它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对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有重要意义。
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官居极品姓名高,~满腹学,为臣正直安天下,保祚吾皇立国朝。
1.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2.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
3.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4.
【裀】
夹衣服。
【引证】
褥子,床垫。 同: 茵
【引证】
司马相如《美人赋》-裀褥重陈。 、 《晋书·刘寔传》-裀褥甚丽。 、 《古今韵会举要》-茵,通作裀。
【组词】
裀席、 裀褥、 裀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