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23:04
娴婉(xián wǎn)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娴”和“婉”。其中,“娴”字通常指文雅、有教养,而“婉”字则指温柔、委婉。结合起来,“娴婉”形容一个人举止文雅、言谈温柔,具有良好的教养和温和的性格。
“娴”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熟悉、熟练。“婉”字则有委婉、柔顺之意。随着语言的发展,“娴婉”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德常常包括娴婉。这种特质被视为女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古代社会。
“娴婉”一词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优雅的举止和温和的言谈,这种特质在现代社会依然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娴婉”来形容那些举止优雅、言谈温和的人,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对某人性格的赞赏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娴婉”:
春风拂面,柳絮轻扬,
她的笑,娴婉如花。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aceful”或“gentl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一种文雅和温柔的特质。
“娴婉”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举止,也反映了内在的性格特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的效果。
1.
【娴】
(形声。从女,闲声。本义:文雅;柔美文静,庄重不轻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嫺,雅也。 、 《后汉书·马援传》注-嫺雅,犹沈静也。 、 张衡《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 、 《论衡·定贤》-或骨体娴丽。 、 曹植《静思赋》-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
【组词】
娴婉、 娴丽
熟悉(掌握得熟練自如)。
【引证】
《明史 戚繼光传》-今邊兵惟習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 、 《畫图緣》-這花生,已弃詩书而娴韜略。 、 《史記賈屈原賈生列传》-娴于辭令。
【组词】
娴熟
2.
【婉】
(形声。从女,宛声。本义:柔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婉,顺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妇听而婉。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婉,顺也。”-恶而婉。
【组词】
婉软、 婉艳、 婉嫕、 婉容、 婉悦、 婉弱、 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