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8:09
词汇“挽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挽”和“负”两个字的含义来尝试分析这个组合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结合这两个字,“挽负”可能指的是承担起某种责任或负担,并努力去解决或改善它。
由于“挽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出现,用以表达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
由于“挽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
在强调个人责任和担当的文化背景下,“挽负”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的积极作用和责任感。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积极、负责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于承担和解决问题的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企业领导在危机时刻的表态,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挽负”来表达一种承担历史重任的意象:
历史的重担,
我挽负在肩,
步履虽艰,
心志不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肩负重物,面带坚定表情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但坚定的脚步声。
由于“挽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尽管“挽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责任和担当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1.
【挽】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诂》-挽,引也。 、 《说文》-輓,引之也。 、 《广韵》-輓,輓车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或輓之,或推之。 、 《史记·刘敬传》-娄敬脱輓辂。 、 《汉书·韩安国传》-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
【组词】
挽郎、 挽强、 挽满、 挽车、 挽住、 挽手儿、 挽歌郎、 挽强为弱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