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6:07
词汇“挽路”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挽”通常有拉、牵引的意思,而“路”则是指道路。将两者结合,“挽路”可能指的是牵引或修复道路的行为,或者是在道路上进行某种形式的维护或修复工作。
由于“挽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象地描述修复或重建某种联系或关系的过程。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挽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挽”和“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挽路”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修复或重建社会关系、社区或国家的过程。
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修复和重建,这通常与希望和进步相关联。
由于“挽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挽路”来象征性地描述一个人在逆境中重建自己生活的过程:
在风雨的洗礼后,
他挽路,重建心灵的家园。
每一块石头,每一道痕迹,
都是他坚韧不拔的证明。
由于“挽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要用图像来表示,可能会选择工人修复道路的场景,或者是人们在重建社区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挽路”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修复或重建的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挽路”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修复和重建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挽】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诂》-挽,引也。 、 《说文》-輓,引之也。 、 《广韵》-輓,輓车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或輓之,或推之。 、 《史记·刘敬传》-娄敬脱輓辂。 、 《汉书·韩安国传》-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
【组词】
挽郎、 挽强、 挽满、 挽车、 挽住、 挽手儿、 挽歌郎、 挽强为弱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