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10:06
挽留:指试图阻止某人离开,通过劝说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留下。这个词汇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人离开的不舍或希望其改变决定的情感。
挽留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挽”(拉住)和“留”(停留)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挽留的用法已经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挽留常常与亲情、友情和爱情紧密相关,体现了人们对关系的重视和对离别的抗拒。在社会交往中,挽留也常被视为一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
挽留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感伤的。它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场景,以及人们在分别时的不舍和努力。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和珍惜。
在个人生活中,挽留可能发生在朋友或亲人即将远行时,通过表达不舍和希望对方留下的情感,加深彼此的联系。例如,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当一位好友宣布即将搬到另一个城市时,大家可能会集体挽留,表达对他的留恋。
在诗歌中,挽留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月光下的挽留,
是夜空中最温柔的呼唤,
星辰为之动容,
不愿你离去。
挽留可以联想到电影中常见的离别场景,如人物在车站或机场紧紧相拥,背景音乐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深情和不舍的氛围。
在英语中,挽留可以对应为“persuade to stay”或“urge to stay”。不同文化中,挽留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强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需求——希望某人留下——是普遍存在的。
挽留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挽留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动态,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挽留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相遇和离别,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1.
【挽】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诂》-挽,引也。 、 《说文》-輓,引之也。 、 《广韵》-輓,輓车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或輓之,或推之。 、 《史记·刘敬传》-娄敬脱輓辂。 、 《汉书·韩安国传》-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
【组词】
挽郎、 挽强、 挽满、 挽车、 挽住、 挽手儿、 挽歌郎、 挽强为弱
2.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