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21
词汇“[杳若]”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杳”和“若”。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杳若”字面意思是指深远而模糊,难以捉摸或察觉。其中,“杳”字意味着深远、幽暗,常用来形容看不见或难以触及的状态;“若”字在这里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使得整个词汇更加强调那种难以捉摸的深远感。
在文学作品中,“杳若”常用来形容山川、梦境或历史的深远与模糊,如“杳若远山”、“杳若梦境”。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创作中。
“杳”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深远;“若”字则有多种含义,包括如同、似乎等。两者结合,形成了“杳若”这一形容深远而模糊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杳若”常用来形容那些难以捉摸或理解的事物,如历史、梦境等,反映了一种对未知和深远的敬畏和探索。
使用“杳若”这个词时,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探索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星空、幽深的森林或是历史的迷雾。
在描述个人经历中那些难以言说或理解的时刻,可以使用“杳若”来增加描述的深度和神秘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杳若,我在梦中追寻那遥远的呼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深邃的森林,光线透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杳若的感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vague and distant”或“elusive and profound”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杳若”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适合用于文学创作和深层次的描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杳】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杳,冥也。 、 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杳旭卉兮。 、 傅毅《舞赋》-独驰思乎杳冥。 、 《楚辞·屈原·涉江》-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组词】
杳杳冥冥、 杳蒙
2.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