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0:29
词汇“内材”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它的使用范围相对有限。根据字面意思,“内材”可以理解为内部材料或内在素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内材”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个物体或系统的内部组成部分或材料。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它可以指代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或能力。
“内材”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的使用可能更多地出现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在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强调内在修养和素质的传统观念可能使得“内材”这个词汇在描述人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提到“内材”,可能会联想到坚固、内在价值和深层次的意义,给人一种稳重和深沉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地使用“内在素质”或“内部材料”这样的表达,而不是直接使用“内材”。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内材”来比喻一个人的内在美:
她的内材如玉,温润而坚韧,
在岁月的雕琢下,更显光彩夺目。
提到“内材”,可能会联想到坚固的建筑物或精密的机械内部结构,这些图像通常给人一种坚实和可靠的感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internal material”或“inner qualiti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内材”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它可以提供一种强调内在或内部的概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概念。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