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57
杀戮和流放。
1.
【诛】
(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诛,讨也。 、 《白虎通》-诛,代。诛犹责也。 、 《周礼·太宰》-诛以驭其过。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诛求无厌。 、 《礼记·曲礼》。注:“罚也。”-齿路马有诛。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理,曹其首也。 、 《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 、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
【组词】
诛放、 诛远、 诛惩、 诛心
2.
【徙】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引证】
《说文》-徙,迻也。 、 《广雅》-徙,移也。 、 《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若徙于他。 、 《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死徙无出乡。 、 《荀子·成相》。注:“迁也。”-百里徙。 、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徙武北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非死则徙。雾徙于后。
【组词】
徙倚、 徙贯、 迁徙、 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