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0:13
步履维艰 的字面意思是行走时脚步沉重,难以移动。基本含义是指行动困难,进展缓慢,常用来形容在困难或不利条件下进行某项活动时的艰难状态。
步履维艰 是由“步履”和“维艰”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步履”指行走的脚步,“维艰”表示非常困难。这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继续沿用,用以形容行动上的困难。
在**文化中,步履维艰常用来形容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表达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的重要性。
这个词组给人以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艰难和挑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和毅力。
在个人生活中,步履维艰可以用来描述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困难,如学*一门新语言或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沙漠中,我步履维艰,但心中的绿洲指引我前行。”
视觉上,步履维艰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行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uggle to move forward”或“tread heavi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困难和挑战的含义是相似的。
步履维艰 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组,它不仅描述了行动上的困难,还传达了在逆境中坚持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3.
【维】
(形声。从糸(mì),隹(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维,紘也。 、 《说文》-维,车盖系也。 、 《广雅》-维,系也。 、 《楚辞·天问》-斡维焉系。 、 《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维王之大常。 、 《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居其维首。 、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
【组词】
维纲
4.
【艰】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gèn)声。本义:土难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艰,土难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