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17
勤俭持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勤劳节俭地管理家庭事务。其中,“勤”表示勤劳、勤奋,“俭”表示节俭、节约,“持家”则是指管理家庭。这个成语强调通过勤劳工作和节约开支来维持和改善家庭生活。
在不同的语境中,“勤俭持家”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勤俭持家”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勤劳和节俭是维持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应用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管理。
在*文化中,“勤俭持家”被视为一种美德,反映了传统价值观中对勤劳和节俭的重视。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惯和家庭管理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劳、节俭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努力工作并节约资源,以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长辈用“勤俭持家”来教育年轻一代要节约资源,合理规划家庭开支。这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考虑,也是一种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勤俭持家,岁月静好,
一针一线,编织生活的美好。
节俭是金,勤劳是宝,
家和万事兴,幸福常在。
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节约用水用电,这种画面和和谐的声音可以很好地体现“勤俭持家”的精神。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价值观也有体现,如西方的“frugal living”(节俭生活)和“hardworking”(勤劳),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
“勤俭持家”这个成语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家庭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仍然需要勤劳和节俭,以实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
钱不够花,也不想勤俭持家,却仍然置身在亲戚中间充硬汉。
~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1.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2.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3.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
4.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