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26
复核: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文件、数据等进行再次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无误。在专业领域中,复核通常涉及到对计算、记录或决策的第二次审查,以防止错误或遗漏。
复核一词源于汉语,由“复”和“核”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复”意味着再次或重复,而“核”则指检查或核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专业和日常语境中。
在**文化中,复核被视为一种负责任和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涉及重要决策或公共事务时。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准确性和可靠性,反映了社会对细节和精确性的重视。
复核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严谨和认真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个人层面,复核可能引发对责任感和专业性的正面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对工作报告进行复核,以确保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这种*惯帮助我在职业生涯中建立了可靠和细致的形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复核比喻为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复核每一段记忆, 寻找那些被遗忘的细节, 如同星辰在夜空中闪烁, 每一次复核,都是对生命的深刻领悟。”
复核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中安静的氛围,或者办公室里键盘敲击的声音。视觉上,它可能与整齐排列的文件和精确的图表相关联。
在英语中,复核可以对应为“review”或“double-check”。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再次检查和确认的重要性,尽管具体的语境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复核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涉及语言的精确性,还体现了对细节和准确性的追求。在专业和个人生活中,复核都是确保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通过深入理解这个词的各个方面,我能够更好地应用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并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