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12:46
昏闇(hūn 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昏暗、不明亮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光线不足、视野模糊或者环境阴暗的情况。
“昏闇”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昏”指的是模糊或不明亮,“闇”则指黑暗或不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昏闇”。
在**传统文化中,“昏闇”有时被用来象征困难或挑战,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它可能代表一种需要克服的障碍,或者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迷茫和不安。
“昏闇”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恐惧或者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象征着一种深邃和神秘的美。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停电的夜晚体验到了“昏闇”的感觉。四周一片漆黑,只能依靠手电筒的微弱光线来导航,这种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昏闇”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昏闇”:
在昏闇的夜幕下,
星辰隐匿了踪迹,
心灵在寂静中徘徊,
寻找那一丝光明的指引。
在英语中,“昏闇”可以对应为“dim”或“gloomy”。这些词汇在描述光线不足或环境阴暗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但在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
通过对“昏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光线状态的词汇,更是一个能够传达复杂情感和氛围的工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昏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创作。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闇】
(形声。从门,音声。本义:闭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闇,闭门也。 、 《梁书·乐蔼传》-见蔼闇阁读书。
【组词】
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