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4:11
昏黑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光线昏暗或天空阴沉,缺乏光亮。它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或气氛的阴暗、不明朗。
在文学作品中,“昏黑”常用来营造一种压抑或神秘的氛围,如描述夜晚、密林或旧屋的内部。在口语中,它可以简单地指代光线不足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摄影或建筑设计中,“昏黑”可能涉及到光线控制和空间感的设计。
同义词中,“阴暗”更偏向于形容气氛或环境的压抑,而“昏黑”则更多指光线不足。反义词则直接对应了光线的充足和明朗。
“昏黑”由“昏”和“黑”两个字组成,其中“昏”字古汉语中指日暮或模糊,而“黑”字则直接表示颜色。这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形容光线不足或环境阴暗的词汇。
在**文化中,“昏黑”常常与不祥或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如在描述鬼故事或悲剧场景时。它也常被用来象征困境或人生的低谷。
“昏黑”给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压抑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孤独、恐惧和不确定性,这些情感在文学和电影中常被用来增强故事的紧张感。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山区徒步时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四周迅速变得昏黑,那种无助和恐惧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昏黑”:
在昏黑的夜里,星辰隐匿,
心中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结合图片,昏黑的画面可能是一片密林在夜晚的景象,或是旧图书馆的内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雨声或是远处传来的模糊人声。
在英语中,“昏黑”可以对应为“dim”或“gloomy”,它们在描述光线不足或环境阴暗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昏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环境,也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丰富和精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境。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黑】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易·说卦》-坤为黑。 、 《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黑。 、 《左传·昭公元报》-楚公子黑肱。 、 《荀子·大略》-大夫黑弓,礼也。
【组词】
黑气、 黑章、 黑麻、 黑眸、 黑斑、 黑参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