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12:46
凉意:指感受到的凉爽或寒冷的感觉,通常与温度下降或环境变得凉爽有关。
“凉意”由“凉”和“意”两个字组成。“凉”字源自古代汉语,表示温度低或不热;“意”字表示感觉或意识。在古代文学中,“凉意”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凉意”常与秋天和夜晚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在诗歌和文学中,它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或忧郁的氛围。
“凉意”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丝忧郁或哀愁。它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和夜晚的星空,引发对自然和时间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秋天感受到凉意,尤其是在夜晚散步时,凉风拂面,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诗歌: 秋风起,凉意生, 落叶飘,思绪沉。 夜幕下,星光闪, 时光逝,心自宁。
在英语中,“凉意”可以对应为“chill”或“coolness”,但在不同文化中,其情感和联想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秋天的凉意可能更多地与收获和感恩节联系在一起。
“凉意”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联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温度下降的感觉,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凉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1.
【凉】
辅佐。 同: 倞
【引证】
《诗·大雅·大明》。传:“佐也。”-凉彼武王。
【组词】
凉贰
信,实。 同: 谅
【引证】
《诗·大雅·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于凉。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