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0:39
凉席 是一种传统的夏季床上用品,通常由竹子、草或藤条编织而成,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保持凉爽。
凉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凉席多由天然材料如竹子、草等编织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凉席的材质和编织工艺有所改进,但其基本功能和用途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凉席不仅是夏季的实用物品,也象征着夏日的清凉和舒适。在一些地区,凉席还与传统的节日和俗相关联,如端午节时更换凉席以迎接夏季的到来。
凉席常让人联想到夏日的宁静和家庭的温馨。它不仅是降温的工具,也是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带来一种怀旧和亲切的情感。
在我的家乡,每到夏天,家家户户都会铺上凉席,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凉席上聊天,是夏日里最美好的时光。
在诗歌中,凉席可以被描绘为夏日清凉的象征:
夏夜微风轻拂面, 凉席之上梦悠然。 竹影摇曳月下舞, 清风送爽入梦乡。
凉席的视觉联想包括竹子的纹理和编织的图案,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竹席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或是人们躺在凉席上时的轻声细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夏季床上用品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如日本的tatami(榻榻米)虽然不是专门为夏季设计,但其透气性和舒适度也适合夏季使用。
凉席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夏季用品,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价值。通过对凉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凉】
辅佐。 同: 倞
【引证】
《诗·大雅·大明》。传:“佐也。”-凉彼武王。
【组词】
凉贰
信,实。 同: 谅
【引证】
《诗·大雅·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于凉。
2.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 、 《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 《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觉时之枕席。 、 清·方苞《狱中杂记》-席地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席地倚墙。
【组词】
席包、 席具、 席户、 席号、 席荐
座位;席位。
【引证】
《孔子家语》-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
【组词】
席舍、 席尊、 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