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50:44
毁坏:指破坏、损坏,使事物失去原有的完整性、功能或美观。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了故意或无意的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
“毁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毁”和“坏”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破坏和不好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更加广泛和灵活。
在许多文化中,“毁坏”常与负面**如战争、灾难或犯罪行为相关联。它反映了人类对秩序和美的追求,以及对破坏行为的谴责。
“毁坏”一词往往引起负面情感,如悲伤、愤怒或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去、痛苦和无助。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不小心毁坏了家中的古董,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毁坏”的后果和责任。
在诗歌中,“毁坏”可以用来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如:“时光如刀,毁坏了青春的面庞,却雕刻了岁月的智慧。”
看到“毁坏”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破碎的玻璃声、倒塌的建筑画面,或是自然灾害后的景象。
在英语中,“毁坏”可以对应为“destroy”或“damage”,前者更强调彻底的破坏,后者则可能指部分损坏。
“毁坏”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破坏,也反映了人类情感和社会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