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3:07
“使坏”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故意做出不好的行为或事情,通常带有负面意图或恶作剧的成分。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故意采取行动以造成损害、困扰或不愉快。
“使坏”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其词源较为直接,由“使”和“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使”有驱使、促使的意思,“坏”则指不好的、负面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使坏”。
在**文化中,“使坏”常常与恶作剧和调皮行为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这种行为有时被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但也需要注意分寸,避免过度造成伤害。
“使坏”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或不友好的行为。然而,在某些情境下,如朋友间的恶作剧,也可能带来轻松和欢乐的氛围。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过朋友间的“使坏”行为,如偷偷换掉别人的饮料,虽然最终都是以笑声结束,但也提醒我们在玩笑中要注意界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在诗歌中,可以将“使坏”融入描述调皮孩童的场景:
阳光下,孩子们嬉戏,
偷偷使坏,笑声四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孩子在公园里偷偷交换玩具的场景,背景音乐可能是轻快的儿童歌曲,增添欢乐氛围。
在英语中,“使坏”可以对应为“play a prank”或“mischief”,在不同文化中,恶作剧的行为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调皮和幽默感。
“使坏”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语境和情感色彩,既可以用于描述负面的行为,也可以在轻松的语境中表达友好的玩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和灵活地运用它。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