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8:13
“弱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的一种状态,通常用于描述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的人。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这个词有明确的定义,指的是智商(IQ)低于某一特定水平(通常是70或以下)。
在专业领域,如医学和心理学,“弱智”是一个诊断术语,用于描述智力功能受限的个体。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绘角色的特点或推动情节发展。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有时被用作贬义词,用来侮辱或贬低他人,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带有歧视和侮辱的意味。
“弱智”一词源于对智力水平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有所变化。最初,它是一个中性的医学术语,但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它逐渐带有了贬义色彩。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弱智”一词的接受度和使用方式各不相同。在一些社会中,对智力障碍者的尊重和包容度较高,这个词的使用较为谨慎;而在其他社会中,可能存在更多的歧视和偏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弱智”一词可能引起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常常与歧视和侮辱联系在一起。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社会对智力障碍者的偏见和不公。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使用“弱智”一词来侮辱他人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被侮辱者,也反映了使用者缺乏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在创作中,可以将“弱智”一词用于描绘一个虽然智力有限但拥有其他优秀品质的角色,以此来挑战社会对智力障碍者的刻板印象。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绘智力障碍者的图片或电影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述智力障碍者的对话或评论。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智力障碍的描述和态度各异。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中性或积极的词汇来描述智力障碍者。
“弱智”一词在专业领域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术语,但在日常使用中应避免其贬义用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歧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们应该更加敏感和尊重,避免使用可能带有歧视意味的词汇。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