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00
“宝重”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宝贵和重视。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非常珍贵,值得特别重视和保护。
在文学作品中,“宝重”常用来形容珍贵的文物、艺术品或重要的文献资料。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特别重视和珍惜。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博物馆学等,这个词也经常被用来描述那些需要特别保护和研究的物品。
同义词:珍贵、宝贵、贵重、珍视 反义词:轻视、忽视、不屑、无足轻重
同义词中,“珍贵”和“宝贵”更强调物品的价值,而“珍视”则更多强调人的情感态度。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宝重”相反的态度和评价。
“宝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宝”字自古以来就表示珍贵的东西,“重”字则表示重要和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宝重”常常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联系,如对家族、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也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珍视。
“宝重”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被爱护和珍视的情感体验。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句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宝重”来形容我珍藏的一些书籍或艺术品,表达我对它们的特别情感和重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古卷,宝重如星辰,字字珠玑,传承千年情。”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本古旧的书籍,书页间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幅画面让人联想到“宝重”的意象。
在英语中,“precious”和“valuable”可以对应“宝重”的部分含义,但它们更多强调物品的物质价值,而不像“宝重”那样包含情感和文化的深度。
通过对“宝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品的价值,更传达了人的情感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宝重”可以增强表达的情感色彩和文化深度。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