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0:11
意属:这个词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意”和“属”组成。从字面上理解,“意”可以指意图、意思或意愿,而“属”通常表示归属或属于。因此,“意属”可能指的是某种意图或意愿的归属,或者是指某种事物按照意愿归属的状态。
由于“意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行为动机;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法律,它可能用来描述意愿的归属或所有权的问题。
由于“意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组合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专业领域。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意属”可能用来强调个人或集体的意愿和归属感。例如,在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社会中,意属的概念可能更加重要。
“意属”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正式和专业的感觉,它可能与法律、权利和意愿相关联,因此在情感上可能显得较为严肃和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意属”这个词,但在讨论个人选择、法律事务或道德决策时,相关的概念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意属”来表达一种深层的归属感或意愿的实现:
在星辰的指引下,
我的意属终将归于宁静的港湾。
由于“意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能与一些象征性的图像相关联,如钥匙、锁或地图。在听觉上,它可能与一些正式的演讲或法律文件的宣读声音相关联。
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意属”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如意愿的归属或所有权的问题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意属”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涉及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是重要的,尤其是在讨论个人意愿、法律权利和归属感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