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6: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6:46:35
词汇“征催”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征”通常指征召、征集或征税等,而“催”则意味着催促、催收。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征催”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征集或征税过程中的催促行为。
由于“征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征”和“催”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行政或经济行为。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战争或经济危机时,政府可能会采取征催措施以应对紧急情况。这种行为在社会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必要的紧急措施,但也可能引起民众的不满。
由于“征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税务催缴或社区紧急征集时,可能会间接涉及。
在创作中,可以将“征催”用于描述一个虚构的政府在紧急情况下的强制性征集行为,以此来探讨权力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由于“征催”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表达来描述类似的行政或经济行为。
“征催”作为一个组合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行政或经济背景下具有明确的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行政和经济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增强对特定语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催】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室人》-交徧催我。 、 《侯成碑》-鸿仪催零金。 、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组词】
催比、 催并、 催迸、 催科、 催命鬼、 催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