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6:29
“凌迟重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对已经废止或废弃的事物进行重新启用或恢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些政策、法律、*俗或传统进行重新评估并恢复其有效性或重要性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凌迟重辟”可能用来描述历史**中的政策转变,如某个被遗忘的法律被重新启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历史研究中,它可能被用来讨论政策的变迁。
“凌迟重辟”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复杂,其中“凌迟”原指古代的一种极其残酷的死刑方式,而“重辟”则指重新制定或启用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演变为对任何被废弃事物的重新启用。
在**传统文化中,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凌迟重辟”这个成语反映了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历史和传统的重新评估和尊重。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深思,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探讨。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个被遗忘的传统*俗在社区中被重新启用的情况,这时“凌迟重辟”这个词汇就能很好地描述这一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凌迟重辟”来描述一个被遗忘的花园在春天重新焕发生机,或者在故事中描述一个被废弃的村庄因为新的发展计划而重新繁荣起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图书馆中,一本被尘封的书籍被重新打开,书页翻动的声音和书香带来的视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revive”或“resurrect”可以传达类似的意义。
“凌迟重辟”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的深度,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1.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
2.
【迟】
(形声。本义:慢慢走)。
同本义。泛指慢。
【引证】
《说文》-迟,徐行也。 、 《广雅》-迟,缓也。 、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易·归妹》-迟归有待。 、 《荀子·宥坐》-陵迟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组词】
迟徐、 迟滞
3.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4.
【辟】
(形声。从门,辟声。本义:打开,开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辟,开也。 、 《虞书》-辟四门。 、 《易·系辞传》-辟户为之乾。 、 《聊斋志异·促织》-唇吻翕辟。 、 唐·李朝威《柳毅传》-语毕而宫门辟。
【组词】
辟阖、 辟翕、 辟门、 辟面、 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