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43
词汇“凌躁”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以下是对“凌躁”一词的分析:
由于“凌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但从字面上看,“凌”可能与“凌驾”、“凌厉”等词中的“凌”有关,表示超越或强烈的意思;“躁”则通常与“急躁”、“烦躁”等词中的“躁”有关,表示不安定或情绪激动。
由于“凌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强行解释,可能会在描述某人情绪极度不稳定,行为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使用。
由于“凌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激烈、狂躁、暴躁 反义词:平静、温和、沉稳
由于“凌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有人创造了“凌躁”这个词汇,它可能会被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情绪状态或行为模式。
对于“凌躁”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失控的情绪爆发,给人带来紧张和不安的感觉。
由于“凌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凌躁”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角色的情绪状态,例如: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一张表情扭曲、眼神狂乱的脸;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一段节奏快速、音调尖锐的音乐。
由于“凌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通过对“凌躁”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如果确实需要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应当确保目标受众能够理解其含义。
1.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
2.
【躁】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躁。-躁,疾也。 、 《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羽杀则躁。 、 《管子·心术》-躁者不静。 、 《易·说卦》-巽为躁卦。 、 、 《礼记·月令》。注:“动也。”-处必掩身毋躁。 、 《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狗赤股而躁。 、 《论语》。郑注:“不安静也。”-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 《韩非子·喻老》-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组词】
躁暴、 躁妄、 躁忿、 躁扰、 躁静、 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