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20:11
搜集:指有目的地收集、整理或积累某些物品、信息或数据。这个过程通常是有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使用或研究。
搜集一词源自汉语,由“搜”和“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搜”有寻找、搜索之意,“集”有聚集、集合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搜集”,表示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搜集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收藏文化中,搜集被视为一种艺术和投资,而在科学研究中,搜集数据是推动知识进步的关键步骤。
搜集一词给人以积极、有序的联想。它暗示了一种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对知识和美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搜集可以是一种爱好,如搜集邮票、硬币或玩具。它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方法,如搜集学习资料以备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我搜集星辰的碎片, 编织成梦,悬挂在夜的边缘。”
搜集可以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收藏品,或者图书馆中翻阅书籍的声音。视觉上,它可能与有序的展示柜或书架相关。
在英语中,“搜集”可以对应为“collect”或“gather”。在不同的文化中,搜集的行为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
搜集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行为,还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搜集”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意图。
1.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2.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