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14:33
“大祸临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巨大的灾难或不幸即将降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严重的危机或灾难即将发生,给人带来极大的威胁和不安。
在文学作品中,“大祸临头”常用于描述紧张、危机的情节,增强故事的紧迫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警告或提醒他人即将到来的危险。在专业领域,如灾难管理或风险评估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潜在的重大风险。
同义词:
反义词:
“大祸临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灾难和不幸的普遍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即将到来的严重危机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人们普遍对灾难和不幸持有一种敬畏和预防的态度。因此,“大祸临头”这个成语在社会交流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强调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紧迫和不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危机和挑战。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应对可能的困难。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大祸临头”的情况。当时,我所在的城市遭遇了严重的洪水,整个社区都陷入了混乱。那种感觉就像是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每个人都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安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大祸临头”:
乌云密布天际边,
大祸临头心不安。
风雨欲来人皆惧,
唯有勇气能渡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乌云密布、风暴即将来临的画面,给人一种压抑和紧迫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雷声轰鸣、风声呼啸,增强“大祸临头”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saster is imminent”或“the sky is falling”,它们都传达了即将到来的严重危机的含义。
“大祸临头”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传达了即将到来的灾难,还激发了人们对危机的警觉和应对的决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总之,仿佛有大祸临头的感觉,很不平静。
他感到~了。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
3.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