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4:42
“武科”一词通常指的是与军事、武术或武艺相关的学科或领域。在**古代,武科特指科举制度中的武举,即选拔军事人才的考试,与文科相对应。
“武科”一词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最初特指武举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泛指与军事和武术相关的学科和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武科与文科并重,体现了文武双全的理念。武科考试是选拔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武科”一词常让人联想到古代武将的英勇形象,以及武术的精湛技艺。它传递出一种力量、勇气和坚韧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对武术或军事有兴趣,可能会参加相关的武科培训或学*,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武科”融入描述古代战场的场景,如:“铁马金戈夜,武科试剑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武科考试的场景,武士们骑马射箭的英姿。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激昂的战鼓声和剑击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ilitary science”(军事学)或“martial arts”(武术),它们在各自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武科”一词不仅承载着**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也反映了军事和武术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对于培养军事人才和传承武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