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4:12
“殷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事物繁荣、兴旺、充满活力。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地区、社会或某个领域在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繁荣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殷盛”常用来描绘一个时代的繁荣景象,如“唐朝殷盛,文化灿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殷盛”来形容一个市场的热闹或一个家庭的富裕。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可能会用“殷盛”来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良好,增长迅速。
同义词:繁荣、兴旺、昌盛 反义词:萧条、衰败、贫瘠
“殷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殷”有丰富、盛大的意思,“盛”则表示旺盛、充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繁荣和兴旺的状态。
在**文化中,“殷盛”常常与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评价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殷盛”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热闹的市场、繁荣的城市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个殷盛的市场里体验到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那里的热闹和活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殷盛”:
春风拂过大地,万物殷盛,
花开满园,鸟语欢腾。
想象一个殷盛的市场,你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商品,听到商贩的叫卖声和顾客的讨价还价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
在英语中,“prosperous”和“thriving”可以与“殷盛”相对应,它们都描述了一个繁荣和兴旺的状态。
通过对“殷盛”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繁荣和兴旺的概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词的使用,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盛】
(形声。从皿,成声。(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旺盛;兴盛。
【引证】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 韩愈《送孟东野序》-国家之盛。 、 《史记·蔡泽列传》-物盛则衰。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盛古、 盛族、 盛气、 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