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6:47
“殷红”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指的是一种深红色,接近于血的颜色,通常用来形容颜色鲜艳、浓烈。
在文学作品中,“殷红”常用来形容花朵、血液或夕阳等,营造出一种热烈、悲壮或美丽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颜色时,可以传达出比“红色”更具体的色彩感受。在专业领域,如绘画或色彩学中,“殷红”可以用来指代一种特定的红色调。
同义词中,“深红”强调颜色的深度,“血红”强调颜色的血腥感,“绯红”则更多用于形容面颊的红润。反义词则多用于形容颜色的浅淡。
“殷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殷”字有深厚、丰富的含义,与“红”结合,形成了形容深红色的词汇。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一直用于形容鲜艳、浓烈的红色。
在**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热情和好运,因此“殷红”在描述节日装饰、婚礼布置等方面尤为常见。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时也与爱情、激情相关联。
“殷红”这个词往往能唤起强烈的视觉和情感联想,如热情、力量、牺牲或美丽。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热血沸腾的场景,或是夕阳下的壮丽景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幅画中的夕阳时使用过“殷红”,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了画面的情感和色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殷红”:
夕阳如血,天边一片殷红, 映照着古老的城墙,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结合图片,“殷红”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夕阳下的风景画,或是鲜花的鲜艳色彩。在音乐中,某些激昂的旋律可能与“殷红”的情感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imson”或“deep red”,它们在描述颜色时也有类似的深沉和浓烈感。
“殷红”这个词在描述颜色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传达出深沉、浓烈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表达视觉和情感体验。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