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05
词汇“生体”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来源于日语词汇“生体(せいたい)”,在日语中通常指“生物体”或“活体”,即有生命的生物组织或个体。在中文中,这个词汇可能被借用来表示类似的意思,尤其是在生物学、医学或相关的科技领域。
“生体”字面意思是指有生命的生物体,特指具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组织或个体。
“生体”可能是从日语借用过来的词汇,随着科技和学术交流的发展,逐渐被中文领域接受和使用。
在强调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现代社会,“生体”这一词汇可能被用于强调生物的活性和生命力,尤其是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
“生体”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奥秘和生物的复杂性,带来一种对生命科学的敬畏和好奇。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科技新闻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可能会遇到。
在诗歌中,可以将“生体”用于描绘自然界的生命力,如“春风拂过,万物生体复苏”。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生物体的微观结构,如细胞组织;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旋律来象征生命的节奏。
在日语中,“生体”(せいたい)是一个常用词汇,而在中文中则相对较少见,这反映了语言间的借用和适应过程。
“生体”这一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重要性。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学和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