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57
“先自隗始”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字面意思是“从隗开始”,其中“隗”是指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从某个人或某个地方开始,引申为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开始着手做事。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故事的起点或某个行动的开始。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强调做事的起点或顺序。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项目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指导如何有序地开始一个项目或任务。
“先自隗始”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反映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强调做事要有条不紊,从基础做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鼓励人们有序地开始并坚持完成任务。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有序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逐步推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组织一个社区活动时使用这个成语,强调从基础工作做起,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先自隗始,步步为营,春华秋实,不负韶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田野中一步步耕作的场景,音乐上可以联想到缓慢而有节奏的鼓点,象征着有序的进展。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rt from scratch”或“begin at the beginn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先自隗始”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的有序性和起点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要从基础做起,有序推进。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供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战国时期,燕昭王即位后,一心想振兴燕国,想招揽天下贤才为之服务,就与谋士郭隗商量计策。郭隗说:“今大王想招揽贤才,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都能被重用,那么比我能干的人肯定会来归附的。”燕昭王采纳他的意见
1.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2.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3.
【隗】
高峻的样子。
【引证】
《玉篇》-隗,高也。
古国名 。地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
【引证】
《公羊传》-楚人灭隗。
4.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