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9:47
词汇“旁指曲喻”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旁”、“指”、“曲”和“喻”。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旁指曲喻”字面意思是通过旁敲侧击、曲折隐晦的方式进行比喻或暗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时,不直接表达意思,而是通过间接、含蓄的方式来传达思想或情感。
“旁指曲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即通过间接和隐喻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文化中,含蓄和间接的沟通方式被视为一种礼貌和智慧的体现。因此,“旁指曲喻”在的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深沉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需要细细品味和解读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些在复杂人际关系中需要巧妙应对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使用“旁指曲喻”的情况,比如在团队讨论中,为了避免直接批评某人,我会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提出建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旁指曲喻着夜的静谧,星辰闪烁,隐喻着未言的秘密。”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树影斑驳的小径上,望着远方,仿佛在通过旁指曲喻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绪。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是“beat around the bush”(绕弯子),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通过对“旁指曲喻”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含蓄表达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沟通时更加注重方式和策略。
知属吏过失,未尝面言,必因公宴引数十年前事,曰某人尝为某过得某罪,旁指曲谕,微警戒之。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3.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4.
【谕】
(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谕,告也。 、 《周礼·掌交》-以谕九税之利。 、 《周礼·秋官》-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
【组词】
谕葬、 面谕;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