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9:14
严谕: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严”意味着严格、严肃,“谕”通常指上对下的命令或指示。因此,“严谕”字面意思是指严格的命令或指示,通常用于描述权威机构或个人发出的正式且具有约束力的指令。
在文学作品中,“严谕”可能用来描绘一个权威人物的严肃态度或重要决策,增强文本的紧张气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正式或历史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军事,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具体的命令或法规。
同义词:命令、指令、训令
反义词:请求、建议
“严”和“谕”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字。在古代,**或高级官员的命令常被称为“谕”,而“严”则用来加强这种命令的严肃性和不可违抗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严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正式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权威和等级制度非常重要,因此“严谕”这样的词汇体现了这种社会结构的特点。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词汇的使用减少,但它仍然在一些正式或传统的场合中保留其重要性。
“严谕”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不可违抗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权威、纪律和责任感。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场合中遇到过类似“严谕”的情况,比如学校校长或公司高层发布的严格规定,这些都需要严格遵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严谕”来描绘一个场景或情境,如:
在寂静的宫殿深处,
一道严谕划破夜空,
命令如铁,不容置疑。
视觉上,“严谕”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官员宣读**命令的场景,严肃而庄重。听觉上,可能是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传达着不可违抗的信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ree”或“edict”,它们都有命令或法令的含义,但不一定强调严格性。
“严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不广泛,但它体现了语言中关于权威和命令的传统概念。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理解语言的深度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文本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谕】
(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谕,告也。 、 《周礼·掌交》-以谕九税之利。 、 《周礼·秋官》-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
【组词】
谕葬、 面谕;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