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0:24
“旁推侧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引导或引出某种结果。基本含义是指不直接表达或处理问题,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或引出结果。
“旁推侧引”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一种策略性的沟通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旁推侧引”体现了中庸之道和圆滑处世的原则,强调在处理问题时避免直接冲突,通过间接方式达到和谐。
这个词汇给人以策略性和智慧的联想,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有些隐晦和不够直接。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使用“旁推侧引”技巧的情况,比如在团队讨论中,为了避免直接批评同事,我会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旁推侧引,穿过树梢,轻抚着夜的静谧。”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暗中巧妙地引导另一人走向某个方向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引导性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t around the bush”,意为绕弯子说话,不直接切入主题。
“旁推侧引”是一个富有策略性和智慧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尤其是在需要委婉表达或避免直接冲突的情况下。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策略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旁推侧引地转着问了半天,他只说些革命的道理,不说出他们的根柢在什么地方。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3. 【侧】
4.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