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26
1.谓避世隐居。
1. 【避】 - (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避,回也。 、 《苍颉篇》-避,去也。 、 《国语·周语》-无乃实有所避。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书生避雨檐下。 【组词】 避风雨;避秦、 避言、 避宅
2. 【卧】 -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