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45:25
“万世不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永远流传,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强调的是某种事物或精神具有超越时间的价值和影响力,能够长久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历史中。
在文学作品中,“万世不朽”常用来形容伟大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或历史人物,强调其永恒的价值和影响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或者在讨论历史、文化传承时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用于学术讨论,强调某些文化遗产的持久影响力。
同义词:永垂不朽、流芳百世、千古传颂 反义词: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过眼云烟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略有不同,但都指向永恒和持久。反义词则强调短暂和易逝。
“万世不朽”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化,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永恒和不朽的哲学思考和文化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和日常语言中,成为表达永恒价值的标准词汇。
在**文化中,“万世不朽”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立德、立功、立言”相联系,强调个人或作品能够超越时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于国家、民族的象征,强调文化和历史的连续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严、崇高和永恒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伟人、伟大的作品和永恒的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历史书籍时遇到这个词汇,它让我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和**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世不朽的诗篇,在时光的长河中流淌,每一行字句,都是永恒的回响。”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历史悠久的建筑或传世的艺术品。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悠扬的古典音乐或深沉的历史叙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ternal”或“immortal”,虽然字面意思相近,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有所不同。
“万世不朽”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畏。
二将军拔大驾来东,有元功于国,当书勋竹帛,万世不朽。
明公手握重权,令郎阴蓄士马,何不举义兵伐夏救民,建~之业?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