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1:42
养息:字面意思是指休养、调养身体,使身体恢复健康。在中医理论中,养息也指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调养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养息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养”和“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养”指培养、滋养,“息”指休息、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养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理念。中医理论强调阴阳平衡,养息是达到这种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息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放松、恢复和重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人们谈论需要养息,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或身体不适时。这个词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适时休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息”:
在繁忙的都市中,
我寻找一片宁静的角落,
让心灵得以养息,
在自然的怀抱中,
感受生命的韵律。
养息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泊、轻柔的音乐和温暖的阳光。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放松和恢复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养息”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est and recuperation”或“rejuvenation”。虽然这些词汇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休息和恢复的含义。
养息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指身体的休息和恢复,也涉及到心理和情感的调适。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理解和实践养息的概念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