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4:50
战争论: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关于战争的理论或论述,它可能涉及战争的本质、原因、策略、伦理以及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代对战争的哲学思考或学术研究。
“战争论”一词源于对战争的深入思考和学术研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从战术到战略,从伦理到政治的多个层面。
在许多文化中,战争论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民族认同、历史记忆和道德判断。在某些社会中,战争论可能被用来强化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而在其他社会中,它可能被用来批判战争的非人道性。
提到“战争论”,我可能会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士兵的牺牲以及和平的珍贵。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严肃的情感,让人反思战争的必要性和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关于战争论的讨论,这些讨论让我更加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战争论”:
在硝烟中,战争论如幽灵般徘徊,
士兵的脚步,踏碎了和平的梦。
提到“战争论”,我可能会联想到战场的画面,听到炮火的轰鸣和士兵的呼喊。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战争的现实感和紧迫感。
在不同文化中,“战争论”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西方文化可能更强调战争的伦理和战略,而东方文化可能更注重战争的哲学和道德。
“战争论”是一个深刻且多维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战争的理论和实践,还触及到伦理、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思考战争的本质和影响。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3.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