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9:58
战例:指在战争或军事行动中发生的具体实例,通常用来描述一次战斗、战役或战术行动的详细情况。战例可以包括战斗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从中得出的教训和经验。
战例一词源自汉语,由“战”和“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战”指战斗,“例”指实例或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军事历史中的具体**。
在军事文化中,战例被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帮助新一代军人学*历史教训,提高战术素养。在社会层面,战例也常被用来讨论和反思战争的正义性和后果。
战例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沉重的情感色彩,因为它关联到战争的残酷和牺牲。它也可能激发对英雄主义和战略智慧的敬佩。
在个人经历中,战例可能与历史学*或军事爱好相关,例如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参观军事博物馆来了解不同的战例。
在诗歌中,战例可以被用来象征冲突和挑战,如:
在历史的战例中,英雄崛起, 他们的勇气,如星辰般璀璨。
战例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纪录片中的战斗场景,或是战争电影中的紧张音乐和爆炸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battle example”或“military case stud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代类似的军事历史实例。
战例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学中占有核心地位,也在文化和历史教育中发挥作用。了解战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战例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和反思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